核知百科|以核技术筑牢新时代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5-04-15 11:10


今天是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宣传教育日。

什么是国家安全?什么是核技术?核技术在保障国家安全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安全利用核技术?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核知百科!


什么是国家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1.png

国家安全主要包含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20个领域。


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png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深刻阐明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


什么是核技术?

核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核反应或核辐射特性的科学技术,按照技术原理可以分为:核裂变(用于核电站发电、国防)、核聚变(目前处于实验阶段)、辐射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类别。

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是辐射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例如,通过摄入含放射性示踪剂的药物配合射线探测装置生成体内代谢或病变图像进行医学检查、利用高能射线(如γ射线)抑制癌细胞增殖、利用γ射线或中子束的穿透性,通过成像技术检测材料内部裂纹或缺陷、利用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照杀灭细菌、病毒等,都是核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核技术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核技术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紧密且多层次,其不仅涉及传统安全领域的战略威慑能力,更深度融入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科技自主创新等各个方面发挥作用。核技术在安全保障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利用X射线、加速器及放射源成像技术进行集装箱、车辆和行李检查,能够有效发现藏匿在被检对象中的各类违禁物品和非法人员,提升社会安全防控能力,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2)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诱变育种:辐照诱变技术是植物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放射性核素诱发作物变异,培育成新品种,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促进农业稳定,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核环保技术:利用辐照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医疗废物,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或降解,有害物质发生变性,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安全。

(3)健康与医疗安全

核医学:通过功能显像、放射性药物(如碘-131治疗甲状腺癌)、伽玛刀精准放疗技术(可用于治疗各种颅内良恶性肿瘤),提升重大疾病诊疗水平。

辐照灭菌:通过辐照技术对医疗器械、疫苗包装的快速灭菌,保障医药及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如何安全利用核技术?

从国防到能源、从工业到农业、从食品到医疗,核技术早已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安全利用核技术,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是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1)严格监管框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系统。在法律法规方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为核心,推出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条例以及《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对于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进行规范。在核辐射环境监测方面,我国已建成国家、省和部分地市三级机构组成的辐射环境监测组织体系。同时对于使用辐照装置的单位和企业,要求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仪器,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管理,同时进行稳定性检测和校正、每年一次全面维护保养并接受检测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状态检测。

(2)健全核应急响应体系。

我国的核辐射应急响应体系是一个覆盖全国、多层级联动的综合性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核事故或辐射事件对公众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国务院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防科工局,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国的核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核设施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并设立省核事故应急办公室,牵头组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核电厂等营运单位负责本单位内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场内应急计划。

(3)做好核科普教育工作。

做好核科普是构建核安全社会基础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消除公众误解、减少“邻避效应”,更在于通过知识赋能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共治的安全生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全监管,切实落实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项目与大众的“连接器”,积极宣传专业知识,推广科学认知,为项目的平稳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公众要学会从科学渠道获取信息,破除认知误区,积极“走进核、了解核、用好核”,厚植核技术安全利用的发展土壤。


秦洲核安作为中陕核集团旗下核技术应用板块的重要力量,凭借强劲的技术实力,为各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部门、科研院所、核技术利用单位、涉核项目提供核与辐射安全一站式解决方案,高效完成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十四运暨残特奥会期间辐射安全环境评估、“平安高原-2021”青海省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技术支持等工作,为区域核技术安全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秦洲核安将继续秉持“核力创新 质胜强国”的企业理念,全力推动核技术安全利用迈上更高台阶!

资料来源:

国家安全法 央视网 求是网 

国家核安全局 《中国核安全》白皮书